汉长城:西起西域,东抵辽东

汉匈之界

为防御匈奴,汉朝特别重视对前代长城的修缮和利用。刘邦在世时,就下令修缮秦昭王时所筑的长城。汉文帝后元六年(前158),朝廷任命中大夫令勉为车骑将军,苏意、张武为将军,分别在代郡、雁门郡、北地郡的险要之处,修缮秦始皇时所筑长城。 在今天的考古发掘里,还能找到这些为汉代利用的旧时长城的痕迹。

三道营古城位于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三道营村,依其建筑时代分东、西两城,其中的东城为后期增筑。而西城整体保存较好。从南墙向北230米处还筑有一墙,将西城分为南北两城。三道营古城西城的年代判定为战国至西汉时期,显系战国、秦代建筑,而汉代继续沿用的。

三道营古城遗址

而在赤峰北部,早在20世纪中期,考古工作者就在这里的燕长城遗址发现了许多汉代的遗物。在哈拉木头北小城,出土有汉代陶片等。由此可以推断,战国与秦、汉的北部长城,“当是相沿使用的”。这倒是与《史记 朝鲜列传》里“秦灭燕……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的说法相符。所谓“复修辽东故塞”,指的就是修缮战国燕长城。

此外,囿于国力所限,汉初的北部防线较之秦代乃至战国又有所内退。例如在河北承德地区有一段残长约15千米的汉长城遗迹,它位于燕、秦长城以南,而又在明长城以北,显然为汉代新筑之段落。这段长城东自内蒙古宁城县大营子一带进入河北省承德县三道沟门乡獾子沟车子梁,西南行至志云乡双庙梁,大部为土筑,个别地方以石为基,上筑夯土。

河北承德汉长城遗址

长城附近还有许多墩台,其中有一段,相距2千米筑一座墩台,中间没有墙体相连,正好与文献上汉代“长亭障”相吻合。墩台附近的遗物具有西汉早期特征。这道长城,可能就是汉初北边防线内缩时所设筑。

武帝拓疆

大汉帝国到一代雄主汉武帝登基时,国力臻于极盛。底气十足的汉武帝放弃了屈辱的“和亲”政策,向匈奴发起了主动进攻。元朔二年(前127)汉武帝发动漠南之战,派两路大军北征匈奴,取得空前胜利,夺得战略意义十分重大的河套地区。汉武帝在河套地区设朔方郡,又发十万人筑朔方城和修缮旧时秦长城,将防御匈奴的北方边界又推回到阴山南麓的原秦始皇长城一线。

而且,在原长城的基础上,汉代又修建了许多城郭和烽燧,强化了这一段长城的防卫功能。位于今内蒙古杭锦后旗狼山西部哈隆格乃山口的古鸡鹿塞,正当这段长城北上东折的大拐弯处,附近有诸多秦汉时期的长城障塞遗迹,沿长城内侧,每隔500-1000米还有石筑烽台,反映了秦、汉两代前后相沿使用的情况。

汉北长城的鸡鹿塞遗址

元狩四年(前119)汉武帝倾全国之力远征漠北,与匈奴决战。名将卫青、霍去病兵分两路深入漠北追击匈奴,接连取胜。随着匈奴的退却,大片原属匈奴的土地被纳入汉朝的统治范围。为巩固这些新夺取的土地,汉武帝把原来设立于阴山南北的赵长城与秦长城的防线大大向北推进,在阴山以北又修筑了两条新长城,这就是汉代的“外长城”。

这道长城在哪里呢?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学家对汉外长城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得知这是南、北两道近于平行的长城。两者之间的距离为2.5-40千米左右。南面的一条起自武川县境内,西越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向西北方向延伸,进入今蒙古国境内。北面的一条,东起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西经乌拉特中旗和乌拉拉后旗,伸入蒙古国境内,再转向南与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汉长城相连接。 其中北面的外长城墙体大部分地段为夯筑土墙,个别地段是石块垒砌的。

汉外长城跨过原有的汉匈边界,纵深千里,进入匈奴腹地。由于它在战略上的重要性,汉廷在北线外长城被匈奴破坏后,很快又修筑了南线外长城。与北线外长城相比,南线外长城沿线所见的城郭比较多。这些城郭多建在长城内侧,规模比较大,在今乌拉特后旗境内的朝鲁库仑、青库仑、乌兰库仑遗址保存比较完好。

朝鲁库仑遗址,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境内

河西长城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领数万骑兵开出陇西地区,不断打击匈奴。同年秋,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率领大军前来汉室投降。于是河西走廊一带地区就归汉朝所有了。从此“断匈奴右臂”,打通西汉王朝与西域各国的通商之道。

为保护这条交通道路的安全,切断匈奴与羌人的联系,汉代开始了大规模修建河西长城。在短短的两三年内,汉武帝修筑了东起今甘肃省永登县境内的黄河西岸,沿河西走廊,西达酒泉北部金塔县的“令居塞”长城。

河西走廊的汉河西长城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武帝又修筑了东接酒泉长城,中经敦煌,西至玉门的长城。从遗址看,河西长城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比如,在最东面的永登县境内,“令居塞”采用了堑壕、筑墙和利用河谷三种方式。

而位于酒泉以西的汉塞则采用筑墙结构:把成束的芦苇(或红柳等)围成框架,内填沙砾,上铺芦苇(或红柳等),再如此层层上筑。 玉门关当谷燧附近约300米的长城,至今保存完好,残高3米,叠压层为9层,现在这段西北保存完好的汉长城及玉门关、河仓城遗址,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

河西走廊的汉塞沿线设置有障、坞、燧(烽火台)、关,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障就是小城的意思,如小方盘城遗址,据汉简考证,应是敦煌郡玉门都尉的驻所玉门障。

位于玉门关的汉长城遗址

在河西走廊站稳脚跟后,汉朝势力进一步进入广大西域地区。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至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间,“自敦煌西至盐泽(新疆罗布泊),往往起亭”。这一系列东西相望的烽燧亭障可以看作河西长城进一步的向西延伸,到了汉宣帝时期,又从楼兰延伸到了渠梨(今新疆库尔勒市)。

2001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新疆尉犁县孔雀河烽燧遗址就是其中之一。孔雀河烽燧群始建于汉代,共有烽燧11座,东西横跨约150千米。这条烽燧线正是丝绸大道所经,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自然是其重要功能。

位于汉长城终点罗布泊的阳关烽燧

经过从汉武帝开始的几代经营,长城终于在西汉后期达到了一个堪称“空前绝后”的规模。汉长城西起西域,东抵辽东,穿过浩瀚的戈壁沙漠,横亘于无垠的草原,翻越崇山峻岭,或塞墙、堑壕,或列燧,因地制宜,延绵1万余公里,蔚为壮观。